大理必遊景點—蝴蝶泉
景區介紹:
蝴蝶泉位於蒼山第一峰雲弄峰神摩山下,南距大理古城27公里,蝴蝶泉原名“無底潭”,為方形泉潭,面積50多平方米,泉水清澈如鏡,有泉底冒出,泉邊古合歡樹濃蔭如蓋,每年春夏天之交,特別是4月15日,蝴蝶樹芬芳引大批蝴蝶聚于泉邊,滿天飛舞,交尾相隨,形成無數倒掛樹上的蝴蝶串,奇景蔚為壯觀。
蝴蝶泉原名無底潭,在大理市周城北1公里處,滇藏公路西側,蒼山的雲弄峰下。進入公園,緩步上坡,行約半裡。即是一片成蔭綠樹,走過古樸的石坊,迎面有一塊高約3公尺的大理石石碑,碑呈棱形,正面右側有郭沫若手書‘蝴蝶泉”三個大字,左側刻有郭沫若詠蝴蝶泉詩的手跡;碑的背面,刻著徐霞客遊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記。沿林蔭小道曲折前行約三四十公尺,只見古樹林立,濃蔭蔽天,一方清泉嵌於其間,底鋪青石,寬約兩三丈,有大理石欄杆,常有人擲金屬錢幣于池中,觀其緩緩旋落或浮于水上。這就是“蝴蝶泉”。
關於蝴蝶泉的由來,傳說在蒼山雲弄峰下有一對男女青年,男的叫霞郎,女的叫霽姑,他倆深深相愛,常在泉邊約會對歌。因霽姑的美貌被霸主虞王看中,就來搶親納妾。霞郎用計救出霽姑,虞王緊追不捨,他倆走投無路,雙雙跳人泉中,殉情而死,最後化為一雙蝴蝶,在泉上翩翩起舞,此後人們就把無底潭叫作蝴蝶泉。這奇景,引來了無數瑰麗的詩篇,明代楊慎(蝴蝶戲珍珠花)一詩寫道:“漆園仙夢到綃官,栩栩輕煙嫋嫋風。九曲金針穿不得,瑤華光碎月明中。”清代詩人沙深,在(上關蝴蝶泉)詩中贊道:“迷離蝶樹千蝴蝶,銜尾如纓拂翠恬。不到蝶泉誰肯信,幢影幡蓋蝶莊嚴。”
1962年,郭沫若來遊,聽當地同志介紹阿霽阿霞的愛情傳說,即興寫下了長達76行的(蝴蝶泉》詩,開始是:“蝴蝶泉頭蝴蝶樹,蝴蝶飛來千萬數。首尾連接數公尺,自樹下垂疑花序。五彩繽紛勝似花,隨風飄搖朝複暮。蝶會遊人多好奇,以物擊之散還聚。”在敘述了這對青年的愛情悲劇後,寫道:“四方蝴蝶盡飛來,首尾聯作千秋舞。從此年 年蝶會開,四月甘五年一度。奇哉此景天下孤,奇哉此事堪作賦。低首自息來太遲,期以明春不再誤。”
這兒還有蝴蝶泉邊“蝴蝶會”的奇景。在泉池西北角的池邊有一棵蒼勁的夜合歡古樹,枝葉婆娑,樹蔭遮天蔽日,這就是蝴蝶樹,橫跨泉上,每當春末夏初,古樹開花,狀如彩蝶,且散發出誘蝶的清香味,其時蝴蝶群集飛舞,一隻只“連須鉤足”,從枝頭懸至泉面,形成千百個蝶串,象一條條五彩繽紛的彩帶。這些蝴蝶,人來不驚,投石不散,形成令人驚歎的奇觀。每年農曆四月中旬最為壯觀。。徐霞客在其遊記中記述說:“泉上大樹,當四月初即發花如峽蝶,須翅栩然,與生蝶無異。又有真蝶千萬,連須鉤足,自樹巔倒懸而下,及於泉面,繽紛絡繹,五色煥然。遊人俱從此月,群而觀之,過五月乃已。”相傳農曆四月十五日是霞郎和霽姑跳泉化蝶之日。因此,人們就把這天作為“蝴蝶會”期,屆時,白族男女青年身著盛裝,集于蝴蝶泉邊,唱歌跳舞,仿佛與蝴蝶比美,花叢中,樹蔭下,優美的歌聲此起彼落,一對對男女青年在傾訴衷腸,相互表達愛慕之情。這天不僅白族青年游泉串會達二三萬人,還有很多中外遊客,都慕名前來觀賞。
現在,蝴蝶泉公園,修有蝴蝶樓、八角亭、六角亭、望海亭、月牙池。詠蝶碑等,還栽培了大量的花木。過去因農村大量使用農藥,花木減少,氣候變異等,導致蝴蝶減少;近幾年生態逐漸恢復平衡,蝴蝶聚會與日俱增。1985年12月還建立了蝴蝶標本館,遊覽時如未遇蝴蝶會期,可去蝴蝶標本館參觀,也可領略五彩繽紛,大小各異的各種蝴蝶。據說有的蝴蝶價值昂貴,如虎紋斑蝶(又名虎鳳蝶)一對價值上萬元。
【蝴蝶泉旅遊攻略】
去大理蝴蝶泉旅遊,推薦大家可以從大理古城西門站乘坐客運車輛前往,近年來隨著人類生活環境的變化,蝴蝶泉邊已經不是任何時間都有蝴蝶翻飛的,除了每年4月的幾天外,其他時間是看不到這種奇景的,不建議在不適宜的時間去看蝴蝶泉,絕對是很乏味的。
門票價格:60元/人
開放時間:8:00—18:00
到達方式:從大理古城西門外或博愛路攔乘沿線中巴,沿滇藏公路北行30餘公里,約40分鐘即可到達。
最佳旅遊時間:
蝴蝶會於每年農曆四月十五舉行,屆時,成千上萬的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,在泉邊漫天飛舞,首尾相銜,蔚為奇觀。在白族人的心中,蝴蝶泉是一個象徵愛情忠貞的泉,每年蝴蝶會,來自各方的白族青年男女都要來這裡,“丟個石頭試水深”,用歌聲找到自己的意中人。 來這的遊客都要試著找一下自己的意中人,千萬不要錯過。